首页 >> 新闻列表

今天,一起缅怀一个人!

发布时间:2015-03-05   来源:人民网

 他日理万机,“思考事物的周密如水银泻地,处理问题的敏捷如电火行空”。


他把人民放在心里,把个人置之度外,把奉献当作信条,把回报抛到脑后。


他这一生有惊人的“六无”,而当他离去,却有十里长街百万群众洒泪送别。

 

今天,周恩来诞辰117周年纪念日。我们一起缅怀……

 

死不留灰

1976年1月8日上午9点57分,历经3年半患病的周恩来闭上了双眼。他愿把骨灰撒入江河大海。

 

生而无后

为了革命,他和邓颖超忍痛放弃为人父母的机会。然而,周恩来并不寡情。他在白区经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搜救烈士遗孤,安排抚养。

 

官而不显

总理一入城就在中南海西花厅办公,一直住了25年。这座老平房又湿又暗,多次请示总理都不准维修。他一生艰苦朴素,廉洁奉公。

 

党而不私

严于律己,从不以权谋私。他以自己坚定的党性和人格的凝聚力,消除了党内的多次摩擦和四次大的分裂危机。

 

劳而无怨

1973年夏,周恩来陪同毛泽东在中南海书房会见越南客人。在此之前,极度疲劳的周恩来在工作了三十多个小时后,竟然在卫生间里睡着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当之无愧。

 

去不留言

1973年9月18日上午,周恩来坐着游轮来到黄浦江上。上海,有他战斗的足迹,有他难忘的岁月。这次抱病到上海,他的情感自然会更加细腻且深邃。然而临终前,他只留下一叠白纸。

十里长街送总理

1976年1月11日下午4时30分,灵车载着周总理的遗体前往八宝山火化。沿途马路两旁挤满了送行的人。“只见总理去,不见总理归。”长安街成了“泪飞顿作倾盆雨”的长街。

 

音容犹在,丰碑永存!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