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列表

伟大也要有人懂—— 一起来读毛泽东

发布时间:2017-10-27 11:02:37   来源:党建网   责任编辑:

伟大也要有人懂——一起来读毛泽东

创建处 汪琰

一口气读完《伟大也要有人懂——一起来读毛泽东》的时候,已是凌晨一点多了。很久没有这样享受地读书了,优美的语言、激扬的文字,任由心潮随着一个个章节激荡澎湃。整本书在用毛泽东式的语言风格,给我们展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和那个时代中的毛泽东。

书以一首简短的诗开篇:

他是伟人,更是普通人

他振奋了一个民族,也承受着平凡的苦闷与彷徨

对你来说,

他或许站在神坛,遥不可及,

无法接近,不敢平视。

你永远只能看到那个伟大而夺目的光环,

却不知道他经历了怎样的蜕变?

不知道他为何奋斗而又苦吟?

你也不知道他那让敌人畏惧胆寒的底气源自何方?

你更不知道他为何就背负了一个民族复兴的众望!

………

紧接着,作者抛出了“毛泽东心中理想的社会是什么样子?是什么把毛泽东从一个温和的改良派推向了革命派?毛泽东的经济学是什么?从何时起,长征方才由被迫转移,变成了一部史诗,变成了一部传奇?毛泽东说作家解决了什么问题,创作就生动了?毛泽东如何带领四个连“散步”在陕北,吸引了蒋介石的全盘战略?……”等一连串的十七个问题。全书就以这十七个问题为架构,书写了真实的伟大。这十七个看似简单、零散的问题的讲述,深入到毛泽东的思想变化、家庭生活、情感历程,让我们跟随作者,循着伟人心路,恣意徜徉在毛泽东的哲学、毛泽东的功绩、毛泽东的经典著作、毛泽东的伟大思想之中,其中句句用典,恰到好处意味深长,使知者心会,不知者更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书翻过最后一页,仿佛那个在湘江河畔高呼“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的毛泽东;那个在马背上吟出“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毛泽东;那个刚刚结束两万五千里长征,就在黄土高坡窑洞里大讲哲学的毛泽东;那个九天九夜不眠不休写出《论持久战》的毛泽东,一步步、一步步地向我们走近,他是那么率真那么亲近,他和蔼的面容洋溢着坚定、乐观、从容,还有舍我其谁的担当和改天换地的豪情。如果说这坚定、这乐观、这担当、这豪情是一代伟人的精神品格,那么支撑这种精神品格的最核心力量无疑是自信——是他那种从骨子里透出的强大的自信。是这种自信,让他不退缩不放弃,面对落后迷茫,呼唤同学朋友们“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是这种自信,让他不盲从不迷信,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危急关头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是这种自信,让他不惧怕不畏惧,挥手间一句“一切帝国主义和反动派都是纸老虎”,鼓舞起全国人民,赢得了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

自信的毛泽东和他一手缔造的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八大……十八大、即将召开的十九大,始终坚持这种自信,带领全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坚持“四个自信”。自信的核心是价值观自信。人们只有对自己的价值观充满自信,在情感上认同、在心理上敬畏,才能在实践中更加笃定地践行。有自信,才会有自觉、才能有坚守。作为党宣传思想战线的一员,我们不仅自己要笃定地坚持“四个自信”,更要自觉地把涵养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自信作为根本任务。在伟大精神的感召下,用心书写,用情宣讲,立足实践,推动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对接,在人们的精神家园和日常生活中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土壤。我,我们每一个宣传思想工作人员倍感使命无价,目标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