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列表

传播文明美德 凝聚道德力量

发布时间:2017-11-30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传播文明美德 凝聚道德力量
——河南省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工作综述

11月17日,喜讯从北京传来——我省推荐的上蔡县朱里镇拐子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全收与方城县广阳镇古城村村民王锋双双当选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至此,我省全国道德模范已达18名。

一个个道德模范,一座座精神丰碑。他们来自基层、来自群众。他们的一点一滴,深深震撼着中原儿女,他们的一言一行,展示了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可歌可赞的道德风采,更彰显出我省思想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

张全收载誉归来

尽管过去了十几天,回想起在人民大会堂与习近平总书记见面的场景,第六届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张全收仍然十分激动。

出生于上蔡县的张全收,15岁时因家境贫寒外出打工。“每当生活遇到困难时,总有父老乡亲帮助我,这在我心里播下了善良的种子。”张全收说。

2002年,张全收成立了深圳全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帮助进城务工人员尤其是河南老乡找工作。2008年,他当选为拐子杨村党支部书记。多年来,他积极捐资助学、敬老孝老、扶贫济困,累计捐出善款2000多万元,安排进城务工人员就业200多万人次,为进城务工人员带来100多亿元的劳务收入。

“我会带好进城务工人员这支队伍,扎根河南,奉献河南,也要为贫困群众转移就业搭建平台,助力脱贫攻坚。”张全收说,“道德模范是一项崇高的荣誉,我会坚定地把文明的薪火传下去。”

王锋再获殊荣

11月23日晚8时,“圆梦中国德耀中华——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仪式”在央视播出。节目中,第六届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王锋的妻子潘品缓步走上舞台中央,向台下观众深深鞠躬,替丈夫领回了这份沉甸甸的荣誉。

2016年5月18日凌晨,南阳市卧龙区光武街道西华村一栋三层居民楼突发火灾。租住在一楼的王锋最先发现火情,并奋不顾身地三入火海救人。被救的20多名居民无一伤亡,而王锋却被重度烧伤,终因伤势过重,不幸去世。随后,他被授予第三届全国“119消防奖”先进个人、“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

转眼间,王锋已离开一年有余,但在人们的心中,英雄从未远行。“我们家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从王锋受伤去世到现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爱心人士都给予了我家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潘品说,“这份荣誉对我们来说弥足珍贵,我一定会坚强地面对生活,奉献社会。”

潘品说,丈夫这次获奖,最令她感动的是,当她回到家向孩子们讲起这次到北京的经历,年幼的儿子当时就对她说:“爸爸是个大英雄,我也要像他一样,做好事、做好人。”潘品说,她和孩子一定会把王锋的精神传递下去。

道德模范就在身边

道德模范的评选,让更多的人受到道德的感召;先进典型的推崇,让更多的人见贤思齐、精神升华。

从茶楼“卖唱”养育孤儿的王宽,到参与义务水上救援400余次的黄伟;从义务救治脑瘫患儿的宋兆普,到以诚信经商赢得茶农和客户信赖的刘文新;从用科技力量填满中原粮仓的茹振钢,到身患癌症仍行医救人的眼科泰斗张效房;从独自撑起五代同堂大家庭的王梅容,到带着瘫痪母亲求学工作的刘交交……本次活动中,我省共有8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一时间,讲述凡人善举、聆听好人故事、共话道德之美在中原大地成为风尚。

禾苗的茁壮成长,离不开养分充足的土壤。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工程,着力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层出不穷。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3人和一个群体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先后有821人荣登中国好人榜,“河南好人”已成为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引导人们见贤思齐、争当先进,我省组织开展了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巡演巡讲巡展等学习宣传活动。郑州、新乡、鹤壁、长垣等多个市县建设了“好人馆”,搭建了正能量传播平台,一个个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者的美德善行,在群众中产生共鸣,引领着社会风尚,凝聚起道德力量。(记者 王绿扬)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