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构建“五项机制”抓实机关党建
《组工通讯》2017年第60期头题刊发:《河南构建“五项机制”抓实机关党建》
按:中共中央组织部2017年第60期《组工通讯》头题刊登了《河南构建“五项机制”抓实机关党建》专稿,全面系统深入介绍近年来河南省委探索构建机关党建“五项机制”的经验做法和成效。现将该文予以转发,希望全省各级机关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勇于实践,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提升“五项机制”标准化、规范化、项目化水平,凝心聚力推动新时代机关党的建设走在前、作表率。
河南构建“五项机制”抓实机关党建
河南省委围绕 “服务中心、建强队伍”核心任务,着力解决一些地方和单位机关党建工作存在的“灯下黑”“两张皮”问题,探索构建以统筹考核、述职评议、“两个责任”落实、机关党务干部队伍优化、精神文明创建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机关党建“五项机制”,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保证机关党组织在全面从严治党中走在前、作表率。
构建统筹考核机制,树立加强机关党建的鲜明导向。坚持将机关党建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综合考评内容,一体部署、同步考核。一是完善考评体系。细化机关党建考核指标,突出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保障、按期换届、制度落实、作用发挥等重点,合理设置考核分值权重,形成科学的考核测评清单。焦作市制定市直单位基层党建工作记实考评细则,增强考核的精准度和实效性。二是注重实绩考核。省直机关工委参与对省直单位领导班子及成员年度综合考核,采取“听、谈、查、评”方式,对党组(党委)特别是书记抓机关党建情况和实效进行量化考核。三门峡市推行党建工作目标积分管理,将重点、亮点、创新工作逐条细化,每季度在机关党建网上公示。三是强化跟踪问效。对考核情况建立台账、及时反馈,对考核等次靠后的专项督促整改,对发现的突出问题严格责任追究。通过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各级机关领导班子及成员抓党建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83.4%的单位党组(党委)每半年至少听取1次党建工作汇报,机关党建活动领导干部参与率逐年上升。
构建述职评议机制,形成层层抓机关党建的工作格局。建立“党支部向机关党委述职、机关党委向省直机关工委述职、省直机关工委向省委述职”的机关党建三级联述联评机制。一是注重全面覆盖。省级领导机关以上率下,采用大会述职与分组述职、会上述职与书面述职相结合的方式,层层述职,为基层作出示范。每年召开省直机关党建述职评议大会,选取12家单位机关党委书记上台接受评议,其他133家单位分9组进行述职评议,推动1.2万名基层党支部书记向机关党委述职。二是注重规范程序。严把述职评议准备关和标准关,通过机关党委初审、工委组织审议、部门党组(党委)审定和专家初评“三审一评”的方式形成述职报告,把个人述、群众问、领导点、现场评有机结合起来,讲实例、亮短板、查原因,防止虚、空、飘。省委连续3年听取省直机关工委工作汇报,省委常委逐一点评,帮助把脉定向、理清思路、制定措施。三是注重结果运用。对发现的问题认真梳理归纳,明确整改责任、任务和时限,并将整改情况作为下年度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通过扎实开展述职评议,促进全省机关党建工作落实,96.7%的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参加双重组织生活,99.2%的党员领导干部每年至少讲1次党课。
构建“两个责任”落实机制,确保机关党建责任履行到位。建立健全“检查考核、履职报告、追究通报”制度体系,推动机关党委履行主体责任、机关纪委履行监督责任。一是细化责任。制定省直机关基层党组织落实“两个责任”《暂行办法》,明确机关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以及5类责任追究情形、4种问责方式,定实责任内容、厘清责任边界、抓实责任考核、落实责任追究。全省72%的市直机关工委、82.9%的县直机关工委,制定了“两个责任”落实细则或办法。二是强化执行。全面实行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和纪委书记、副书记任前廉政谈话、“两个责任”落实情况年度报告、机关党委和纪委对下级党组织督促检查制度,防止责任压力层层递减。三是严格问责。近两年来,先后5次对“两个责任”落实不力的省直部门和单位问责追究,15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及领导班子成员受到党纪处分。
构建党务干部队伍优化机制,激发抓好机关党建的动力活力。坚持把机关党务工作岗位作为锻炼干部、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充满活力的机关党务干部队伍。一是优化干部配备。发挥省直机关工委功能作用,严格党务干部人选条件,建立机关党委和纪委负责人准入制度,选优配强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有效解决机关党务干部配备临时性、安置性、照顾性、过渡性问题。二是优化队伍素质。实施机关党务干部培训工程,采取集中授课、研讨交流、学习考察等形式,定期举办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倡导能写、能讲、能干、会做群众工作“三能一会”,引导他们成为既懂党建又懂业务的复合型干部。三是优化干部交流。推动在同一职位连续工作5年以上的党务干部与行政、业务干部双向交流,有计划地挑选后备干部和中青年骨干到党务工作岗位锻炼。建立优秀党务干部推荐制度,由机关工委定期向单位党组(党委)和组织部门推荐政治过硬、能力突出、表现优秀的党务干部。近年来,先后有32名省直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被提拔使用。
构建精神文明创建创新机制,提升机关党建服务中心工作水平。把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机关精神文明创建的全过程,释放党建正能量,提振党员干部精气神,形成党建带创建、创建助发展的互动格局。坚持不懈加强机关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以省直单位“十大道德模范”评选表彰为牵引,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后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4人。广泛开展党员干部志愿服务活动,省农业厅成立“三农”热线综合信息服务团队,组织2500多名专家开展技术咨询和社会公益服务,提供服务446万人次;洛阳市组建市直机关志愿者服务总队,覆盖党员干部1.3万多人。围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深化拓展省直机关“百千万工程助力脱贫计划”,205个精神文明创建单位为65个贫困村提供文体设施建设及产业扶贫项目资金4560万元;省直机关工委等单位依托驻村第一书记、采取“干部推荐+融资支农+保险保障+财政适当贴息”的方式,为贫困群众解决发展产业融资难问题。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