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职工群众奋进力量 ——河南工会五年来基层组织建设综述
非公有制企业工会亮点纷呈、农民工入会率大幅增长、区域(行业)工会联合会不断发展……盘点河南省工会十四大以来全省工会基层组织建设情况,呈现的是一幅活力无限、可圈可点的耀眼画卷。
五年来,全省各级工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加强基层工会建设“三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和工会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增“三性”、去“四化”、强基层、促创新,持续开展“强基层、补短板、增活力”行动,着力抓基层、打基础,工会基层组织覆盖面不断扩大,活动力不断增强。
创新形式基层组织巧建会
作为一家非公有制企业,河南易和电器有限公司不仅建立了工会组织,还把工会工作融入到公司生产经营管理中,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双赢。公司工会主席李建刚介绍:“我们经常慰问困难职工,监督公司按时发放工资、劳保,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真正使工会成为职工的‘娘家人’。”
随着全省非公经济快速发展,非公有制企业成为工会组建的主阵地。全省各级工会积极探索基层工会联合会、联合基层工会、楼宇工会、一条街工会等形式多样的组织设置模式,努力吸引非公企业职工加入工会。截至目前,全省共建立基层工会组织20.5万个,覆盖单位26.8万个,其中非公有制企业14.8万个。
非公有制企业建会工作稳步推进仅是我省基层工会组建工作的一个缩影。五年来,全省各级工会着力基层基础,扩大有效覆盖,在基层工会组织体制、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创新性的举措。
深化党建带工建工作机制。各级工会积极推动将基层工会建设纳入党建工作总体部署,实施“一把手”工程,明确工会系统责任分工,加强调研督导,层层传导压力,形成职能部门相互协同、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农民工入会率大幅增长。以农民工集中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建筑项目、物流(快递)业、家庭服务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重点,广泛开展“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在劳务市场等地开设入会窗口,开辟网上申请入会等途径,方便农民工入会。截至去年,全省农民工会员总数达870万人。
区域(行业)工会联合会不断发展。积极推进企事业单位单独建会的同时,各级工会还探索社区网格工会、商圈工会、项目工会等不同建会模式,在县级以下建立区域(行业)工会联合会,实现对小微企业的二次覆盖。目前,全省已建区域(行业)工会联合会1.16万家,覆盖小微企业10多万家。
眼睛向下强筋健骨增活力
选树示范点、召开现场观摩会、开展职工之家三级联创活动……去年,省总工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和职工之(小)家评选活动,共评出基层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示范点355家,下拨专项资金1054万元。
发挥工会组织作用,重点难点在基层,成效更需要在基层检验。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级工会积极协调解决基层缺编制、缺经费、缺办公场所、缺工作人员等问题,基层工会组织资源配置不断加强,距离职工越来越近。
基层工会干部队伍更加壮大。积极推进工会机构改革,按照减上增下的原则压缩各级总工会人员编制,充实县总工会和乡镇(街道)工会干部队伍。注重发挥兼职、挂职工会干部作用,培养和建设工会积极分子和志愿者队伍。优化基层工会干部队伍结构,注重从基层一线劳模(先进工作者)和优秀职工中选配工会干部。加强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全省共聘用社会化工会工作者610人,选派到基层工会工作。
工会经费向基层和职工倾斜。起草下发暂行办法,对全省所有乡镇(街道办事处)工会、省级以上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开发区)工会、特别管理区工会按照每个1万元的标准进行补贴。仅此一项,就向基层拨付补助资金2682万元。
基层工会干部作风建设明显加强。各级工会坚定不移推动工会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探索建立基层工会干部联系点制度和职工满意度评价制度,促进基层工会党员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提升服务职工的能力和水平。
增进福祉打造职工“温馨之家”
12月5日,郑州飘落今年首场雪,虽然天气寒冷,但中建三局中原分公司郑州地铁四号线项目工地上的农民工心里却是暖意浓浓。当天上午,工地上成立了项目工会联合会,农民工有了可以随时寻求帮助的“温馨之家”。
全省各级工会牢固树立以职工为本的工作理念,把服务作为吸引职工入会的前提,千方百计为职工办好事、实事,为各类困难职工提供帮助,让广大职工群众感到“活力工会”就在身边。
随着河南智慧工会云平台的上线运行,各地工会纷纷推进“互联网+”工会普惠性服务,打造方便快捷、务实高效的服务职工新通道,深受职工群众的欢迎。目前,全省职工服务平台已采集会员信息1191万人,发放会员卡435万张,签约优惠商家13780家,普惠服务职工1000多万人次。
顺应新时代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全省各级工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持续深化职工之家建设。创新建家形式,积极打造联合职工之家、网上职工之家。丰富建家内涵,把落实职代会、厂务公开、集体协商等制度,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探索建立职工之家监督考评和退出机制,提高建家质量和水平。五年来,全省共创建全国模范之家217个,省级模范职工之家512个。
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活动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完善,取得了重要进展。省总工会下发了《关于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的意见》,坚持维权服务,引导各地和企事业单位深入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活动,广大职工群众获得感持续提升。截至去年年底,全省有34家单位获得全国劳动关系模范企业称号,470家单位获得了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61个工业园区获得全省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称号。
建起来,强起来,活起来。中原大地遍布城乡的基层工会组织,打通了联系服务职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凝聚起磅礴的奋进力量,在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进程中书写新的辉煌。(记者 卢松)
责任编辑:王世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