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列表

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中国 ——写在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

发布时间:2019-05-05   来源:新华社

  北京,五四大街,北大红楼肃然矗立。

  1919年5月4日,历史从这里转折。五四运动如闪电惊雷,劈开旧中国如磐铁幕,唤醒暗夜中沉睡的灵魂,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

  “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100年。”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当代青年发出新的动员——

  “积极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青春永续,因为不变的追寻

  五四运动拉开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引领下开启复兴之路

  时间回溯到1919年,中华民族走到了生死存亡的悬崖边。

  弱国无外交。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不顾中国的反对和抗议,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交给日本。

  消息传回国内,如黑云压城,预示着一场暴风骤雨即将到来——

  “五月四日是个无风的晴天,却总觉得头上是一天风云”。五四运动的亲历者、当时正在北大就读的杨振声在回忆文章中写道。

  正是这一天,愤怒于丧权辱国、彷徨于山河破碎、苦闷于报国无门的青年们,终于爆发!他们走上街头振臂高呼: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就此开启。在拯救民族危亡的求索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站在新的节点上回望,更能看清近代以来中国历史背后的大脉络,更能感受五四运动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深远影响。

  “中国向何处去?”这是100年前青年们对于中国前途命运的追问与思考。在不变的追寻中,在艰难的求索中,一条真正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逐渐清晰起来——

  历史深刻表明,有了马克思主义,有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有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潮流从此就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

  历史深刻表明,只要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勇于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奋斗牺牲,我们的国家就一定能够走向富强,我们的民族就一定能够实现伟大复兴!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曾深情寄语,并用生命倾注于“青春中国”的革命伟业。

  沿着五四运动以来开辟的道路,踏上新征程的中国,风华正茂、青春飞扬!

  青春永续,因为不变的信念

  在历史与现实的回响中,五四精神如高擎的火炬,照亮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五四运动留下了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五四精神。历经革命年代、建设年代、改革年代,它代代传承、历久弥新;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它点燃信仰的火炬指引未来。

  五四精神在哪里?在国家砥砺前行的步伐中——顽强拼搏的奋进者,以青春热血铸就青春中国。

  大庆油田,“90后”小伙王天明有个霸气的名字“焊王”。年仅20岁时,他就斩获德国嘉克杯青年焊工大赛氩弧焊方法第一名。每天练习10多个小时,被夺目的弧光闪过眼睛,被滚烫的管板烫过胳膊,可他从未退缩。

  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在决赛中力克塞尔维亚队,站上最高领奖台。登高一呼,年轻的姑娘们热泪盈眶,时光仿佛倒流回30多年前那场划时代的比赛,“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深情的呐喊激发国人共鸣。

  五四精神在哪里?在时代跳动的脉搏里——走在时代前列的开拓者,让青春之光照亮前行方向。

  五四运动两年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与会者的平均年龄仅有28岁。这支年轻的队伍从此带领中国从苦难走向光明。

  1982年,深圳最早的港商独资企业凯达玩具厂招工,郑艳萍等几百名年轻姑娘分别从各地来到蛇口,成为中国第一代“打工妹”。

  敢闯敢试的先行者,将边陲小镇打造成创新之都。如今,更多年轻人奔向这里,续写“深圳奇迹”。

  五四精神在哪里?在你我身边火热的青春实践中——将小我融入大我的奉献者,用青春芳华灌溉一方热土。

  四川大凉山,年轻的英雄们将最后的背影留在火海之中,为扑灭山林烈火献出了生命……这些“90后”“00后”,用牺牲和奉献诠释了什么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南京青奥会志愿者张璐毕业后,来到四川乐山峨边彝族自治县六丰村小学,成为37名孩子的数学老师。

  穿越历史回响,与时代要求交融,倡导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已内化到民族精神的血脉之中。为人民战斗、为祖国献身、为幸福生活奋斗,一代代中国青年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

  青春永续,因为不变的奋斗

  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奋进中梦想成真

  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广大青年正奋力书写无愧时代的壮丽篇章。

  ——凝聚青春的力量,当风雨中的铁骨,当攻坚时的先锋。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这是党对人民的承诺、对历史的承诺,也是当下青年应当承担的责任。

  第十八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谭永峰回忆起多年前,他从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毕业,回到泸溪大山。

  “我想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把椪柑产业带动起来,让更多贫寒的孩子走出去。”他联合种植户,创办合作社,免费为村民传授培管知识,还建立起青年创业孵化园区实训基地,为大学生、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等提供创业平台。

  ——敞开青春的胸怀,拥抱星辰大海,心系家国天下。

  北京城市副中心,有一支电力“最强大脑”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0来岁的他们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如今,这支团队创新建设了“双花瓣”配电网架结构,使得供电可靠性达99.9999%,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他们仍未满足,因为“创新,永远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赛跑’”。

  将个人的理想与民族命运、国家前途紧密相连,视野就会更宏阔、志向就会更高远。

  ——绽放青春的光芒,如夜空中燃烧的炬火,也如无数萤火虫闪烁的微光。

  两次巡岛,观天象、护航标、写日志……这是每一天的工作;三只小狗、用来净化水的泥鳅和几只不会打鸣的公鸡……这是生活的圈子。这样“平凡得无聊、艰苦得离谱”的日子,王继才从26岁开始,坚守了32年,直到他突发疾病倒下的那一刻……

  在信仰的传承中诠释初心的意义,在奋斗中绽放出生命的光芒——忙碌在一线的工人、勤耕不辍的农民、孜孜求索的科研工作者、无怨无悔的军人……新时代的中国故事里,写满了青春无悔的时代华章。

  今天,五四的呐喊仍然响彻人们心中,五四的号角依然激励民族前行,五四的火炬已然传到新时代的青年手中。

  “让青春成为中华民族生气勃发、高歌猛进的持久风景,让青年英雄成为驱动中华民族加速迈向伟大复兴的蓬勃力量”!青年们,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明天,奔跑!

  (据新华社北京5月2日电)

责任编辑:王世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