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中原 文明河南 ——纪念第72个世界红十字日省直机关无偿献血暨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招募活动侧记
参加完无偿献血活动的志愿者,领到无偿献血证,露出欣慰的笑容 王铮摄
志愿者在采集信息
志愿者在无偿献血
自1998年10月1日《献血法》实施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省会郑州一步到位实现了无偿献血制度,连续11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河南省第七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省”荣誉称号。
据统计,去年一年,省会无偿献血236847人次,采集全血71.8吨,单采血小板64197个治疗量,临床供血94.3吨,同比分别增长10.7%、10.6%、10.3%、7.4%;临床供血百分之百符合国家标准,较好地保障了临床医疗用血需求。
在保障临床用血上,我省省直广大机关干部职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截至目前,先后有超过140家省直和中央驻豫单位、总计超过12397人次献血4196750毫升,1124名志愿者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带头捐献,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社会中引起强烈反响,彰显出了出彩河南人的无私大爱,成为文明河南建设进程中一张靓丽的名片。
发挥组织作用传播社会正能量
5月8日,是第72个世界红十字日。从2014年起,每年的这一天,省直单位党员干部职工都踊跃参加无偿献血暨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招募活动。
一早,在河南人民会堂会场、省政府新老办公区,一股股融入爱心的血液从省直机关和中央驻豫单位干部职工的血管流进采血袋,由省委直属机关工委、省红十字会、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的省直文明单位920名机关干部职工登上采血车,将爱心献给有需要的人。活动当天,成功捐献全血315100毫升;共有236人采集造血干细胞血样,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引导省直广大干部职工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汇聚和传播强大的社会正能量,省委直属机关工委、省红十字会、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连续6年组织开展省直机关无偿献血暨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招募活动。2018年,河南省文明办将无偿献血纳入《河南省文明单位(标兵)测评体系(2018年版)》,郑州市将无偿献血工作纳入《郑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倡导机关党员干部职工带头参加无偿献血活动。省委直属机关工委副书记种瑞华表示,“通过这项活动,充分展现了省直干部职工热心公益、奉献爱心的精神风貌和高尚品德,充分展现了省直单位践行‘三个表率’,建设模范机关的务实行动”。
作为活动的组织者,省委直属机关工委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突出省直机关文明单位的引领力,将传递正能量的种子撒播在广大机关干部职工的心田,有力地支持了社会公益事业,传递了大爱无私的温暖,传承了扶危济困的美德,发挥了省直单位示范引领作用。
引领社会文明风尚党员干部走在前做表率
奉献爱心,参与者是主力军。在省直各单位中,有不少单位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文明风尚上走在前、做表率。
省委办公厅作为省委的中枢机关,连续6年组织300余人次参加无偿献血暨造血干细胞捐献活动,截至目前,累计献血70000多毫升,同时有20多名志愿者参加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加入中华骨髓库。
自2014年以来,省政府办公厅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暨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招募活动,各处室积极配合,广大干部职工踊跃报名参加,6年来累计无偿献血200余人次,总量超过60000毫升。
年轻人多是河南机场集团的一大特点。近年来,机场集团充分发挥优势,引导广大青年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省直机关无偿献血暨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招募活动,自2014年以来,已连续多年组织员工参加无偿献血活动,参与献血数千人,总献血量达32.8万毫升。
在我省,还有许多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无偿献血公益活动中展现社会责任和担当的单位和群体。他们积极宣传无偿献血的意义,普及无偿献血科学知识,率先垂范,号召全社会共同参与,带动群众从我做起,弘扬正气,聚集正能量,为建设文明和谐社会贡献更多力量。
“热血”志愿者用爱心为生命加油
生命离不开血液,目前临床用血只能靠健康人体捐献。近年来,在新闻报道中,我们常常看到无偿献血者挽起衣袖,用自己的涓涓热血,帮助需要的人。
“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我深知血液对于抢救生命的重要性,在危急时刻可以挽救很多生命。”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儿科医生王学增告诉记者。
从1998年无偿献血开始,王学增就加入了献血大军,已累计献血超过10000毫升,曾获2015-2016年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时常有人问我,你们医生不是都不献血吗?献血真的没有危害吗?”面对这个问题,王学增总是不厌其烦地向他们传播科学献血、有益健康的知识。
2014年12月,省教育厅基础教育一处的刘志清在公务员队伍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2014年2月刘志清刚刚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9月24日,他就接到河南省红十字会的通知:他与北京一名34岁血液病患者HLA(人类白细胞表面抗原)配型相同。当工作人员电话征求他的捐献意愿时,刘志清当场表示同意捐献。
“没想到这么快就能跟有需要的患者配型成功,我很幸运。当初加入捐献者资料库就是为了救人,教育就是为了让人们向善向美,作为教育工作者,面对患者的病情要求,我更加责无旁贷。”刘志清说。
据河南省红十字会文梅英老师介绍,刘志清是我省第458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全省教育系统第31位捐献者,同时他还是河南省直单位公务员中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第一例。
他们只是我省参加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广大机关干部职工中一个缩影。“一人献百次,不如百人献一次,在此我们也呼吁更多干部群众加入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因你而精彩。”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巡视员郭巧敏说。
献血前应注意什么?
献血前一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清淡饮食;忌饮酒,忌食用高脂油腻食物。献血当天早餐要吃好吃饱,清淡饮食,多饮开水。一周内有感冒、发热、腹泻或女士在月经期及前后3天,暂不能献血。献血者需携带身份证等有效证件或献血证书,以便发证或登记。
献血后应注意什么?
献血后要用三指按压针眼处5分钟以上。24小时内针眼处不要被水浸润。针眼处如果出现青紫,只要热敷几次,便可消失。24小时内不要从事高空、高温作业,以及重体力劳动等。请注意多休息,适当补充营养,可以吃瘦肉、鸡蛋、豆制品及蔬菜、水果等,切勿暴饮暴食,以免影响肠胃功能。
什么是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是能自我更新、自我复制、有较强定向分化发育能力,可以产生各种类型血细胞的一类细胞。造血干细胞在成人体内主要存在于红骨髓,可分化和产生各种血液细胞,经血流释放到外周循环血液中,而本身保持总量不变。
人体大部分骨头的中央部分有骨腔,骨腔内所含的网状物质即骨髓,骨髓中有一种起着造血功能的细胞叫造血干细胞。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粒细胞等,都是由它经过多次分化发育而成的。
怎样成为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如果您的年龄在18~45周岁、身体健康(符合无偿献血条件)并经过认真考虑后,便可与河南省红十字会及市级红十字会联系、报名,到指定地点抽取8毫升血液,经HLA(人类白细胞表面抗原)分型检验,把相关资料录入中华骨髓库数据库中,这样您就成为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了。
(记者 石可欣 通讯员 王勇生 王鹏 刘春红)
责任编辑:王世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