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列表

“煤黑子”有颗红亮的心

发布时间:2019-07-11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1925年的焦作煤矿大罢工就像一把火炬,照亮了当时灰暗的怀川大地,也给亲历者带来了命运的转折。

  出生于1906年的张方来就是罢工亲历者之一。据他的口述,十几岁的他就被父亲托人送到焦作煤矿4号井当童工。1924年,焦作煤矿已有矿工1.1万余人,产量162万吨,是全国第三大煤矿。

  矿工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经常被监工打骂,辛辛苦苦所挣的工资还不够养家糊口。大家在被称为“人间地狱”的煤矿受尽煎熬却又无可奈何。

  7月6日,王封全域实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保才告诉记者,他的爷爷7岁来到焦作煤矿谋生,“当时的煤矿,矿道的高度只容得矿工跪着前行,矿工们用嘴叼着豆油灯,一步一挪地在黑暗的煤矿里讨生活。为了生计,有的矿工甚至卖儿卖女。”

  1925年6月初,希望的火种开始悄然播撒,罗思危、刘昌炎等人先后被派到焦作建立党组织、开展工人运动,以实际行动支援上海工人“五卅运动”反帝斗争。

  罗思危等同志深入福公司,在职工中很快发展了穆祥顺等6名积极分子,在英国资本家的家庭雇员中发展了冯金堂、崔长永等7名积极分子,成立了焦作煤矿工会和厨司工会。地下党组织如一颗跳跃的火苗,随时等着熊熊燃烧。

  在王封实业公司内,一座井架高耸入云,“西大井1919”几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王保才介绍,1925年7月,当时的王封矿工人围聚于此地,拉响了汽笛,然后纷纷向天爷庙聚集,之后商人罢市、学生罢课,掀起了历时8个月的大罢工,最后,迫使福公司答应了实行8小时工作制和给矿工增加工资百分之三十等条件。

  焦作煤矿第一次大罢工后,张方来从王封矿到中国资本家经营的中原公司李河煤矿当选煤工。1927年4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革命道路,后历任中共定和村支部书记、李河煤矿支部书记、焦作特区区委书记。

  毛泽东“特别能战斗”的评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焦煤人砥砺前行,这种精神也沉淀在焦煤人的骨子里,到如今依然闪耀光芒。焦煤人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正奋力谱写新时代的赞歌。(记者 陈学桦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郑伟伟)


责任编辑:王世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