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列表

做好抗“疫”大考的精神文明答卷

发布时间:2020-04-26   来源:党建网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既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是对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的大考,也是对新时代公民道德实践、科学素养、生活理念的大考。

  做好思想觉悟、道德水平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战胜疫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人民在这场疫情大考中风雨同舟、同心同德,汇聚成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为中国战“疫”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道德支撑。

  疫情来袭,党中央一声令下,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英勇奋战,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作出了表率、树立了榜样;广大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逆行出征、日夜奋战,用生命和血汗诠释责任与担当,展现出崇高的职业操守和高尚的道德境界;人民解放军指战员闻令而动,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不怕牺牲、坚忍不拔、攻坚克难,做了大量艰苦工作。磅礴伟力来自于点滴汇聚,每一个普通人都挺身而出英勇奋斗,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并肩战斗。从挨家挨户排查的社区网格员,到无私奉献、传递温暖的志愿者,再到守好家门、足不出户,宅家抗“疫”的广大市民,全民参与、全域奋战,全国上下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一位位挺身而出的平凡英雄,一份份迎难而上的责任担当,他们用千万双手构筑起疫情防控一道道钢铁防线。中国人民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抗“疫”胜利提供了最坚实、最牢固的道德支撑。

  做好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最终战胜疫情,关键要靠科技。科学是抗“疫”斗争取得胜利的最有力武器。战胜新冠肺炎疫情,不仅需要“科学家的科学”,通过科技攻关提升防控能力和治疗水平,也需要“公众的科学”,引导广大群众用科学精神护卫自身安全,以科学素养培育健康文明习惯。

  科学精神体现为理性思考、科学判断的能力,体现为用科学态度看待疫情,用科学方法做好防护的能力。疫情是一场灾难,同时也是一堂全民“科普大课”。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科学家不但积极做研究、写论文、参与一线疫情防护,而且积极面向公众进行科学传播。一些专业机构和人士凭借专业优势,利用各种平台向大众提供科普服务,帮助公众正确认识疫情发展态势,掌握科学防护知识。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一些医学专家以“硬核大白话”宣讲新冠肺炎疫情,收获一众粉丝,在答疑解惑的同时,提振了人民战胜疫情的信心;一些应用程序发布“实时疫情”,解读疫情数据,宣讲应对之策,让群众面对疫情有了更多笃定,抗“疫”科普文章常常获得千万级的阅读效应。广大群众积极走近科学、了解科学,对科学知识抱有强烈渴望。“乙类传染病、基本再生数、密切接触者、人兽共患病、超级传播者、医源性传播、气溶胶传播”等等,越来越多原本较为冷僻的词汇逐渐为公众所熟知。在疫情大考面前,广大群众展现了较高的科学素养,为疫情防护构筑了“铜墙铁壁”,有力维护了经济社会和谐稳定。

  做好生活方式、生活理念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这次疫情应对为契机,进一步培养居民健康生活习惯。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精神文明教育,加强对健康理念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提高文明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民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的大考,群众的文明素养、生活方式、生活理念事关疫情防护能力的高低。

  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其它生物的态度,从而远离陈规陋习、远离愚昧无知、远离妄自尊大。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充足睡眠,勤洗手、多通风、少串门,出门戴口罩、聚餐用公筷这些有利健康、减少感染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日益得到重视。尽管新冠病毒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还有待进一步明确,但大量证据表明,野生动物与疫情的暴发和病毒的传播有密切关系。滥食野生动物威胁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得到高度重视,文明餐桌、拒食野味已经成为疫情防控的文明新风。2月2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获得审议通过,《决定》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完成立法程序,反映了移风易俗、革除陋习的民心所向。新冠肺炎疫情使“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共同体意识得以进一步铸牢,“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行为规范。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成为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主流文化,中国正稳步迈入生态文明新时代。

  如今疫情防控大考仍未结束,只要我们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慎终如始,抗“疫”之战必将取得最终胜利。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上海师范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 谢江平)

责任编辑:王世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