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焦点推荐

【我最难忘的党史故事接龙】黄河岸边 红色丰碑永不朽 --记杜八联抗日自卫团

发布时间:2021-06-22   来源:文化体制改革办公室党支部

故事接龙

  黄河岸边 红色丰碑永不朽

  ——记杜八联抗日自卫团

  1937年11月,面对豫北即将沦陷的严峻形势,共产党员杨伯笙、史向生在黄河岸边的杜八联地区建立了中共济源县委领导下的第一支群众武装——杜八联抗日自卫团,形成了稳固的敌后抗战“小苏区”。杜八联人民联防对敌,先后单独或配合八路军主力部队作战上百次,不仅有力地维护了黄河南北地下交通线的畅通,还为八路军主力成建制地输送了大批兵员和枪支。在艰苦卓绝的敌后抗战斗争中,杜八联人民建炮厂、造石雷、打鬼子、除汉奸,护送大军南下、实行联防联战、誓死保家卫国。这里被太岳区誉为“攻不垮的河防堡垒”。

  作为杜八联联防抗敌的前哨和桥头堡,留庄人民在抗日战争及以后的解放战争中英勇斗争,多次打败日伪和国民党的进犯,成为杜八联地区革命斗争的杰出代表。留庄英雄民兵营前身是杜八联抗日自卫团第九中队。这支屡建功勋的队伍,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先后配合主力部队或单独作战400多次,打死打伤敌人320多人,活捉敌人220多人,缴获各种武器570多件,烧毁国民党军飞机两架,打败日伪和国民党军无数次进犯,有力支援了陈谢兵团强渡黄河、逐鹿中原的解放战争,涌现出薛平华、李传玉等一大批著名的民兵英雄。

1111

  1947年8月,由陈赓、谢富治率领的太岳兵团挺进中原,要在这里强渡黄河。1947年8月22日晚,大雨倾盆,黄河暴涨,掀起浊浪。杜八联联防指挥员、留庄民兵轮战连连长薛平华向大军司令部主动请缨:我们地理熟,水性好,护送大军渡黄河!1947年8月23日凌晨,由薛平华率领的几十名葫芦队队员,腰系葫芦、荷枪实弹,跳入黄河水中,直抵对岸,很快炸毁了敌人的碉堡;民兵船工前赴后继,为部队撑船。经过济源5万人民与10万大军连续4个昼夜的顽强奋战,1947年8月26日,陈谢主力部队突破国民党30 公里的防线,顺利渡过黄河天堑,挺进中原,在解放战争中立下了不朽功勋。

2222

  杜八联人民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杜八联革命精神,是愚公移山精神的传承和延续,是艰苦奋斗等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是值得我们永远继承和弘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对我们今天开创伟大事业,依然具有强大的指导意义。

  开创伟大事业,需要英雄精神的激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英雄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开创伟大事业,要有开拓创新的勇气。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凤凰涅槃的决心,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把改革进行到底,解决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推动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开创伟大事业,要靠理想信念的支撑。中华民族百年来不断壮大,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靠理想信念;中国人民艰苦创业,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是靠理想信念。只有坚守理想信念,才能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为实现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努力,才能不惧怕一切困难,不畏惧一切挑战,坚定面对,砥砺前行。(文化体制改革办公室党支部)


责任编辑:王怡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