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难忘的党史故事接龙】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
一袭长袍,两撇黑须,目光深邃,态度从容——临刑前,他慷慨激昂:“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这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定格在人民心中最后的形象。
李大钊,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是在漫漫长夜中高擎火炬,在旧中国最早播下马克思主义火种的人;是将短暂的一生全部倾注到建立“青春中国”的革命伟业中,并为之付出宝贵生命的人。
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他1913年就读于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时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学说。从此,他开始了“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的人生实践。1916年回国后,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精神,在中国大地播撒真理的“火种”:将《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编成“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发表一系列介绍马克思生平、学说和贡献的文章;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李大钊的这些努力与探索,为中国革命者立起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也为中国革命树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曾满怀信心地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20年初,李大钊等革命家筹划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秋,他领导建立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1921年3月,李大钊撰文号召全国的共产主义者“急急组织一个团体”。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大力宣传、发起建立的团体组织,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
李大钊是中国革命运动的重要领导者。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他在北方地区掀起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他认为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依靠力量,明确提出将浩大的农民群众组织起来。在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后,他亲自出面做冯玉祥等国民军将领的工作,推动他们参加国民革命。1927年4月6日,李大钊不幸被捕入狱。在狱中,李大钊受尽酷刑却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4月28日,他第一个走上绞刑架,高喊“共产党万岁”从容就义,时年38岁。
在北京香山万安公墓李大钊烈士陵园中的纪念碑上这样镌刻着:“李大钊同志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纵观他光辉战斗的一生,其最宝贵的精神品质就是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对民族复兴的使命担当,对人民群众的无私奉献。
李大钊的忠诚、担当和奉献精神,体现在他深沉的爱国主义思想中。李大钊的爱国主义思想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紧密相连,与他不懈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紧密相连,也与他的爱国斗争紧密相连。李大钊从爱国主义出发,在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过程中,逐渐由一个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同时,他把朴素的家国情怀升华为无产阶级爱国主义思想,并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伟大斗争。
李大钊的忠诚、担当和奉献精神,体现在他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的胜利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使他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毕生信仰。他一生都在积极践行着马克思主义这一伟大信仰,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运用鞠躬尽瘁。李大钊同志对信仰和真理矢志不移,为传播和实践马克思主义而英勇献身,真正做到了自己所说的“勇往奋进以赴之”、“瘅精瘁力以成之”、“断头流血以从之”。自从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李大钊的忠诚、担当和奉献精神,体现在他对党的革命事业的鞠躬尽瘁上。李大钊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后,影响陈独秀、毛泽东等一大批志同道合的革命同志和青年学生,使他们的世界观发生根本转变,携手创建了中国共产党。李大钊把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忠诚,转化为对党和革命事业的忠诚,展现出坚守初心的使命担当和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他身上体现出的时刻牵挂国家兴亡、时刻不忘人民疾苦并为之奋斗的精神和风范,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和提倡。
李大钊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拼搏奉献;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把理想变成现实,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言,“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我们唯有发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全身心投入到奋斗新征程中,才是我们对李大钊同志最深沉最真诚的纪念,才能让“青春中华”变成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美好现实。
责任编辑:王怡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