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焦点推荐

【我最难忘的党史故事接龙】淮海战役:小推车,推出人民的胜利

发布时间:2021-11-08   来源:出版质检中心党支部

图片

  淮海战役:小推车,推出人民的胜利

  1948年11月6日,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兼代政委粟裕敏锐捕捉到了国民党军调动带来的战机,提前给华野各纵队下达了分割包围黄百韬兵团的作战命令。一场气吞山河、决定中国命运前途的战役至此打响。

  60万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的人民解放军,面对80万装备先进武器精良的国民党军,最终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歼敌55万余人,国民党军“基本盘”完全崩溃,再也无力挽回全国的败局。而解放军则在此战后在全国战场上彻底建立了优势,从此开始了气吞山河地解放全中国大进军。

  淮海战役,共产党全胜、国民党完败,究竟是什么决定了战场胜利的天平?淮海战役总前委“五大书记”之一,时任华中野战军副司令、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的陈毅的答案是:“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图片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的序幕正式拉开。好不容易争取到支前机会的唐和恩,被编入了莱东县陶漳区运输队,因为有过运粮经验,他被任命为运输队第四小队队长。唐和恩带领第四小队,每人一辆小推车走向了前线。为探路方便,他随手带了一根一米多长的小竹竿。一路上,每走到一个地方,他就清楚地把地名刻在竹竿上,想看看自己带领的运粮小分队共走了多少村子。

  没想到,等淮海战役结束回到家乡时,竹竿上足足刻下了山东、河南、江苏、安徽4省88个村镇的名字:莱阳县水沟头、院上、李家庄、马岚……把一个个地名连起来粗粗计算,唐和恩竟然凭着自己的双脚,推着独轮车,跋山涉水了4000多公里。这根现存于淮海战役纪念馆的小竹竿,获评“国家一级革命文物”。唐和恩在回忆文章中写道:“我刻下来的不是几个地名,这是几百万民工在淮海战役中踊跃支前的缩影。”

图片

  面对忙碌不停的支前民工,陈毅在《记淮海前线见闻》词中深情地写道:“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担架队,几夜不曾睡。稳步轻行问伤病,同志带花最高贵,疼痛可减退?”在整个淮海战役的过程中,以山东解放区为主,加上江苏、河南、安徽、河北四省,共出动了支前民工543万人,使用担架20多万副,大小车辆88万辆,担子30多万副,牲畜76万多头,船只8539艘。民工就是用这些最原始的运输工具,向前线运送了自己生产的粮食2.15亿公斤,弹药730万公斤,油盐77.8万公斤,猪肉43万公斤,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军用物资。

  毛泽东曾经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淮海战役中军队打到哪里,人民群众就支援到哪里,充分体现了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所具有的无穷无尽的力量,只有人民,才是革命战争胜利的源泉。2017年12月,正在江苏考察调研的习近平专程来到位于徐州的淮海战役纪念馆。面对馆内的一件件实物、一张张图片,习近平总书记颇有感触地说道:“淮海战役就是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我们要好好回报人民,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图片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再次重申中国共产党要始终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找到有效的载体和抓手,注重结果导向,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为我省新闻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王怡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