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的暖心问询
参加团组审议讨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重要活动。来到代表委员们中间,总书记同大家倾心交流、共商国是。一句句暖心问询,流露出总书记对百姓生活中急难愁盼之事深深的牵挂。
回忆起在2017年全国两会上与总书记交流的场景,骆云莲代表记忆犹新。
“在我讲到村上现在已经有了索道时,总书记马上就问不通路吗?” 骆云莲告诉总书记,以前是天梯,后来是骡马道,现在是索道。总书记继续追问是不是政府拨款建的,当得到肯定回答,总书记点了点头。
2019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
2019年全国两会上,总书记还有一次特别的问“路”。
在内蒙古代表团,刚发言结束的吴云波代表高声地对总书记说:“村民们发自内心地邀请您到嘎查看一看。”
总书记笑着问:“去嘎查,路怎么走?”
“飞机、火车、汽车都可以。”吴云波这个笼统的回答,引得会场响起一阵笑声。
要想富,先修路。
“现在到墨脱的路通了没有?”“高速公路通到你们那里了吧?”“甘肃还没有通高速公路的县有多少?” ……一次次问“路”,总书记思虑的是广大农村、偏远山区百姓的出行问题,问的既是现实中的路,更是老百姓们通往幸福生活的“路”。
这是2020年8月12日拍摄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阿子滩镇阿子滩村。
在全国两会上,除了“路”这个话题之外,总书记还牵挂着老百姓的很多身边事。
2016年全国两会,在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现场,总书记为十八洞村的男青年“娶媳妇儿”操心。他特地向一位代表询问:“去年有多少人娶媳妇儿?”在青海代表团,总书记牵挂农牧民的就医问题:“农牧民现在生孩子都到医院去吗?”“村里都有保健室吗?”“青海有的地方面积很大,农牧民看病怎么解决?”
2018年全国两会,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向一位代表问起村民生活中一个小细节:“你们的垃圾都运到哪里了?”在得知有固定的掩埋点后,他又追问掩埋点是否就在当地。
上图:2016年11月拍摄的脱贫前的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班彦村村貌。下图:2019年9月拍摄的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班彦新村村貌。
2021年全国两会,来自青海省互助县的土族代表阿生青告诉总书记,总书记曾到访过的班彦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人均年收入已从2016年的2600元提升到11419元。总书记听后关切地问道:“村民们的电热炕是什么样的?” 随后,又详细询问了村里发展产业的情况:“刺绣产业怎么助力脱贫?”“酩馏酒怎么做成产业的?”
…………
一件件民生“小事”,是“国之大者”的缩影,紧紧连起领袖和百姓的心。
2019年全国两会,总书记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深有感触地说:“我经常到一些贫困地区去、到农村去,我总有一句话:你们还需要些什么?”
“我们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围绕着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来实践。我们这个实践过程是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往前走。 ”
交通出行、垃圾处理、就医保障、产业发展……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就在这一步步的实践里,一点一滴汇流而成。
截至2023年底,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460万公里,全国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客车;清洁取暖、农村改厕、垃圾分类等困扰百姓的“小麻烦”,被一项项列入中央重要会议日程,成为改革的关注点、发力点,并落地为真招实策;产业发展“金钥匙”,让乡村焕发勃勃生机,让农民尝到致富的甜头,让农村有了“新图景”;乡村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健全,为亿万农民群众健康筑牢“第一道防线”,2021年底,我国实现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
一枝一叶总关情。人民心中所想,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不变的牵挂。
责任编辑:王怡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