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列表

坚定担负起中国共产党人新的文化使命

发布时间:2024-06-06   来源:河南日报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时代担当,时代担当谱写历史进步的崭新篇章。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了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目标新任务;在对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作出的重要指示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要求全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定担负起“这一新的文化使命”,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奋进新时代、谱写文化发展新篇章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文化创新发展的根本遵循。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新时代坚定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就是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时代高度,以博大的胸怀和开放的眼光,明确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目标导向和重点关键、内涵建设的根本要求,掌握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科学方法和原则规范,将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主动转化为新时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的磅礴伟力。

  张艳国

  坚持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目标导向

  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既是中国共产党人担负时代使命的具体体现,又是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时代的精神力量和文化号角。担负起文化使命,继续推进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重点关键,形成要素相关、相互支撑的链条,具有十分严密的内在逻辑和十分明确的目标引领。其中,文化繁荣是文化强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础和前提;文化强国是文化繁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在规定和衡量标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然发展和文明结晶。

  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体现人的精神面貌,决定民族综合素质水平,关系民族命运、国家前途、政党兴衰。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也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构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繁荣兴盛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础和支撑条件。文化繁荣兴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标志。文化繁荣发展内涵丰富,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有活力的文化事业,二是有创造力的文化产业。实现文化繁荣的目标,就要提供又多又好的社会文化产品与服务,促进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求;同时,也为建设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养分。

  建设文化强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其题中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文化强国”目标,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又作了深刻论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文化强国靠文化创新支撑,建设文化强国,必须激发全民族创新创造活力,提升全民族文化综合素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凝聚人心民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品质的精神文化需要,提供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过硬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高质量文化供给不断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文化强国具备文化创新的核心竞争力,建设文化强国,必须确保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民族文化安全,在激烈的世界文化交锋、深刻的世界文明交融中掌握主动性、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增强斗争本领,提高斗争艺术,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只有立足于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建设文化强国,我们才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和中国样本。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当代中国人向当代世界作出的重大贡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总是要通过一定的文化形态来总括、体现和标示。在人类文明史中,世界各民族总是鲜明地留下自己的文化个性、文化风格和文明特征,这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凡是民族作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们为人类社会而做的事情”。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发展并形成的,是一种具有原创性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揭示了这一崭新文明形态的重大价值意义: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是坚持用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全新文明形态,不断丰富当代中华文明形态新内涵。一是突出其文明主体性,体现中华民族鲜活的民族性和人民参与的广泛性。二是突出其文明创造的现代性,体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全新形态的世界性、当代性和创新性。三是突出其文明成果的创造性,体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全新形态立足于中国与世界、历史与当代、科技与人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实现继承创新,体现其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发展、文化强国为本质要求,而又以全新的文化形态开放包容并展示其丰富精彩内容。

  新时代推进文化建设的任务与要求

  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创造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既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又是一个内涵要素有机统一的文化体。它集中表现为: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历史经验和当代实践;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科学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经验;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心任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持续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铸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些都是当代中国人向人类社会贡献的新时代全新文化形态的重要内容。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历史的联系是不可能割断的,人们总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中国共产党人既是中华民族的接续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担当者、推进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的时代呼唤。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也是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获得的规律性认识。“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新时代推进文化建设,要把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守牢马克思主义的魂魄,强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体魄,做到根、魂、体相系不分,文化形态体用不离,三者有机构成、相融共生,不断吸纳融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创造的崭新文化成果。

  中华民族文化扎根中国大地,经历五千多年的发展,凝聚世代中国人的智慧结晶,形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奔涌向前、与时偕行的文化特质,概括起来就是:大自然、小人事的宇宙图式,反省自新、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重义轻利、重理节欲的道德规范,血亲融乳、爱国主义的伦理格律,中庸平和、外圆内方的处世准则,精神超越、深入意境的审美情趣,家族和睦、等级有序的社会管理,志在四方、耕读传家的志趣修养,凡事求诸己、勿苛责于人的自我要求等,集中体现了以“天理、国法、人情”为内核的中华传统价值观,包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存智慧,譬如,“崇德贵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亲”的伦理文化、“文质彬彬”的礼乐文化、“远神近人”的人本取向、“天人合一”的自然思想、“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爱精神等,这些都具有现代性价值和积极的文化意义,可以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只有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文明观、国家观、民族观,才能树牢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根脉”意识,准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性,科学掌握两者“相互成就”的必然性,从而珍视历史、传承文化、创新文明,用中华民族全新文明形态礼敬前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深厚底蕴和源头活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厚资源和肥田沃土之中,汲取文化营养,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深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开始,就将马克思主义悬挂在高高飘扬的党旗上。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为指引,中国革命才能不断取得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越走越宽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才能凯歌行进。在新时代文化建设中,我们只有守牢马克思主义的魂魄,才能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形态赋予精神滋养和理论力量。

  只有立足于中华大地,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之魂在中国才能找到归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才能茁壮成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朝气蓬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造就一个活生生的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由于新的文化生命体是在中国大地生长起来的,是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共同孕育的,具有中国原创性、民族自主性、文化创新性特征,因此,其文化的体用关系是相互匹配、和谐有力的。这就克服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中体西用”体用分离缺陷,也克服了“全盘西化”的文化迷乱之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走在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上。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根本遵循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方法,始终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将三者联系起来、贯通起来。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必须毫不动摇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命题,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自信”拓展为“四个自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文化自信既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内容,又是根本要求。体现在根本要求上,它就是对待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创新、文化前进的态度问题、原则问题。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倾向和看法,这就表现为立场。因此,态度问题就是原则问题,十分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文化自信”的多次重要论述中,都着眼于文化态度,要求人们站稳文化自信立场,解决“文化立场动摇”,甚至是“文化不自信”“文化信他”问题,坚决反对文化态度、立场上的“软骨病”“缺钙症”,如崇洋媚外、奴颜婢膝、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全盘西化、文化封闭主义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在思想情感、态度立场和文化原则上解决“文化不自信”的偏差,扫除人们的认识误区。文化自信,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信,又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本质,是对中国文化中蕴含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智慧和中国理念同情共感,充满浓厚的感情和深深的礼敬。这种情感、态度和立场,始终贯穿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中。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做到文化自信自立;只有文化自信自立,才能实现文化自信自强。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必须始终如一秉持开放包容,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开放包容,既是一种自信态度,也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正确方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进步越来越快,就是因为打破了文化的阻隔和封闭,促进文化创新升级,实现了文化开放性交流、包容式增长。文化总是因交流而创新,文明总是因互鉴而精彩。“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没有文化开放,没有文化包容,没有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文化发展、文明传承就是死路一条。有的民族、国家的文化创新发展了,有的则停滞不前,甚至衰败没落了,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其采取了文化封闭主义,排斥文化交流,缺少文化发展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洞察并总结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指出,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必将走向衰落。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我们要坚持平等交流、相互尊重原则,反对文化优越论和文化中心论,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传承中转化、在交流中超越,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必须坚定不移守正创新,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守正,就是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守马克思主义之正,不迷航、不歪道、不走“老路”“邪路”,走人间正道、走光明大道。创新,就是不泥古不化、不封闭守旧、不食洋不化,超越前人、超越历史,具有浩然正气和昂扬锐气,一往无前,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推向新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其实,守正创新,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要求,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祖宗家法”。古人所说的“守正”,就是“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古人所说的“创新”,就是“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守正,是一种立场上的坚定和操守,需要意志和品格做支撑;创新,是一种追求和创造,需要勇气和魄力做支持。守正与创新,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新时代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坚持守正创新,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王怡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