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负新的文化使命 谱写出彩时代华章
2024年5月23日,乡村振兴“艺”起来——河南文艺界“与人民同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慰问演出走进驻马店西平县农村、社区、企业、学校。
2023年9月26日,“传承与发展——首届国际书法嘉年华”活动周暨张海书法艺术馆新馆开馆仪式在洛阳偃师举行,216位中外书家集体书写《龙门二十品》。
2023年中国杂技大联欢落户周口市,演出集高、难、新、奇、美于一体,带人感悟传统文化魅力,体味杂技文化的时代价值。
2023年3月21日至4月13日,第10届黄河戏剧节在驻马店市举行。该节已成为一个立足河南、辐射黄河流域、影响全国的重要戏剧赛事。
2024年10月26日豫籍文艺名家“归根还巢”计划——周大新学术研讨会。
舞蹈《屎壳郎·啷个哩个啷》荣获第12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小荷之星”最高荣誉。
□艺文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委宣传部的有力指导下,河南省文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原文化的独特优势,创作推出一批有中国气派和中原神韵的精品力作,河南文艺事业呈现人才辈出、精品迭出的生动画面。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心怀“国之大者”、聚焦“省之要者”,脚踩生活大地,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把握时代跃动脉搏,高举时代精神火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根人民、潜心耕耘,以文艺精品书写时代答卷,向着新时代文艺高峰奋勇攀登。
高擎思想旗帜放歌伟大时代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艺工作,坚持运用先进文化引领方向、鼓舞士气、凝聚力量。
五年来,省文联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发挥文艺工作凝心聚力、培根铸魂的独特作用,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特色浓郁、影响显著的重大文艺活动。
——持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在文艺界和文联系统的指导地位和实践运用。全省文联系统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班等各类培训活动100余次,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研讨会等各类研讨交流座谈活动200余场,组织文艺名家撰写理论文章100余篇,刊发全省文联系统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笔谈文章74篇,广泛开展“新时代新征程新风貌”十大群众文化活动,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书法展等主题文艺活动60余场,参与人数累计30余万,带动文艺界深刻理解和把握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凝心聚力唱响时代奋进凯歌。
——生活是艺术的沃土,人民是艺术的源泉。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在文艺创作中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走进基层一线,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开展“全国著名作家看河南”大型文学采访创作、“影像见证新时代聚焦扶贫决胜期”大型影像跨界驻点创作等活动20余场,为人民书写,为时代鼓与呼,让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
——重大节庆活动唱响团结奋进主旋律。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喜迎党的二十大、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十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致敬祖国”河南省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艺心向党”——河南文艺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晚会、“百花增彩新时代”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主题活动、“山清水秀文润河南”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十周年文艺评论成果展示主题活动如火如荼,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参与,浓墨重彩描写时代之变,饱含深情记录河南之变。
——重大主题实践活动助力中原更出彩。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以及我省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举办中原风·黄河魂——河南省优秀美术作品展、大决战——河南省脱贫攻坚优秀摄影作品展,展现中原大地发展的奋进之势。策划举办“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艺作品展,兼具专业性和群众性、时代性和艺术性、创新性和融合性、普及性与国际性相统一的特点,吸引观众6万余人,全网浏览量超3000万人次,8个原创话题登上微博同城热搜榜。
——跨界融合迸发文艺事业新活力。实施“文艺+”模式,以融合发展提高文艺声量。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为地方发展添动能、增活力。联合漯河市委、市政府举办“食全食美漯在其中——漯河市食品文化旅游宣传月”活动,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加强与省直单位的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与省人大、省政协联合主办主题书画摄影展,与省科协、省广电局签约战略合作协议,与省广电局联合举办首届中国嵩山自然·人文纪录片大会,与省生态环境厅联合举办“大地文心河之情”生态文学作品征集活动,与省军区、省委党校合作举办文艺演出等,在跨界融合中奏响新时代文艺大合唱。
精品力作竞放书写人民史诗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好的文艺作品就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
五年来,省文联坚持把“做人的工作”和“推动文艺创作”深度贯通,植根于中原沃土,致力于出精品、出人才。广大文艺工作者,把创作当成中心任务,把作品当作立身之本,扎根生活深处,寻觅源头活水,精益求精,勇于创新,推出了一批彰显时代气息的精品力作,有力提升了河南文化的软实力、影响力。
——资金投入,扶持创作。文艺精品创作扶持工程成效显著。省文联累计投入文艺精品创作扶持资金3000余万元,扶持电影《义薄云天》、歌曲《台北小面馆》等重点项目89个,有力提升了文艺创作水平,综合材料绘画《大岳永泰》时隔35年再获“中国美术奖”银奖。举办“阔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主题优秀歌曲征集、“赊店杯”曲艺展演等活动200余项,进一步激发了全省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
——评奖评论,引领创作。聚焦曲剧《鲁镇》、舞蹈《唐宫夜宴》等重点文艺作品举办各类研讨会、交流会70余场次;组织开展电影电视“大河奖”、“河南文艺这十年”文艺评论推优等评奖活动30余次;出版图书《河南文艺这十年》《新时代河南文艺评论》;首创融媒体文艺评论节目《文化新视角》,全网浏览量超2.7亿人次;《文艺话语中国学派的模式和道路》入选中国文艺评论海外推介项目《中国文艺评论精粹》,以高质量的评奖评论在全省文艺界树立了鲜明的创作导向。
——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倾情投入、用心创作,推出大量优秀作品,1000余部(件)作品入选国家级文艺展演展示,国家级文艺家协会会员达到8461人。歌曲《小村微信群》、豫剧现代戏《重渡沟》、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电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2021季》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诗集《我和毛毛》、舞蹈《大河三彩》、杂技节目《长空啸——浪桥飞人》、民间文学《中原民间经歌》等作品获得中国作协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中国文联各文艺门类专业奖等国家级文艺奖项。历史剧《张伯行》《郾城大捷》《鲁镇》连续入选三届中国戏剧节。
——文艺奖项,捷报频传。截至目前共有10位豫籍作家获得茅盾文学奖,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李树建、刘鲁豫、范军、付继恩分别连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刘杰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位当选中国美协副主席的河南本土美术家。王乃勇、范军、罗勇被评为“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吴素真、谷松章、张利安、魏德忠、郑伟杰、李馨、罗勇、申云峰、曹有福、程志宏、武盼龙、丁志伟、侯红莲等荣获国家级文艺奖项。
文艺创作硕果累累,精品佳作竞相涌现。一份份荣誉是我省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从“高原”向“高峰”奋力攀登的坚实足迹。
坚持守正创新赓续中华文脉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为新时代文艺繁荣发展开辟广阔空间。
五年来,省文联深入挖掘河南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以新故事、新形象、新旋律、新风格更好呈现河南的人文之盛、山河之美、气象之新。
——创新文艺理念,打造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新引擎。一批现象级文艺展览赛事活动叫响全国。成功承办第13届、第14届中国摄影艺术节,还将连续承办第15届至17届,是这一重大节会活动首次长驻一座城市。承办第4届、第5届中国杂技艺术节,还将承办第6届,我省是除北京以外承办该项活动的唯一省份。会同有关单位举办“中国书法·年展”全国行书、草书作品展和全国第9届楹联书法作品展览、第29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第10届中国曲艺节、第12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评奖、中国杂技大联欢等国家级文艺品牌活动,生动展示新时代河南出彩新形象。
——推动“国”字号文艺品牌和本土文艺活动相融互促。承办全国第13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河南展区),挖掘经典书法资源,推出“汉字中原”汉三阙暨豫地汉碑特展、“文明的微笑”龙门二十品特展和“从法度到意趣”千唐志斋隋唐宋碑志精粹三个配套特展,在丰富“国展”内涵的同时进一步擦亮河南书法“名片”,展览相关报道全网浏览量超1.1亿人次,12个原创话题登上微博同城热搜榜,得到业界高度赞扬。第14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壁画作品展借助现代艺术创作语境,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神话传说、地域民俗等传统美学元素和当代壁画艺术创新联通,使壁画具有现代形态的同时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展览相连的11个原创话题登上微博同城热搜榜,全网浏览量超2.2亿人次。该展览与2024中国音乐小金钟——首届全国青少年合唱展演联动,邀请合唱团代表到美术馆参观壁画展览,演唱歌曲,实现音乐与美术奇妙联动融合的新形式,给予观众双重的视听享受。
——持续提升河南文艺品牌的影响力与美誉度。举办“传承与发展——首届国际书法嘉年华”活动周,来自日本、韩国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参加活动,央视一套《新闻联播》、新华社《参考消息》等央媒进行宣传报道。成功举办第9届、第10届黄河戏剧节,先后获年度中国十大节会品牌、中国优秀特色节庆奖。“中原画风”河南优秀美术作品全国巡展走进26个省份,成为全国美术界的标杆品牌和展示河南形象的美术名片。
——挖掘展示民间文化资源。扎实推进《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河南卷》和《中国民间工艺集成·河南卷》编纂出版工作,累计承接和出版卷数居全国首位。累计认定“河南老字号”八批484家,“中原贡品”七批106家,抢救保护经典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促进其作为文化资本融入地域经济社会发展。
新时代文艺不仅有当代生活的底蕴,也有文化传统的血脉。中原文化为文艺创新创造提供了充足养分。全省文艺工作者传承文化基因,以学习前人的礼敬之心和超越前人的竞胜之心,领悟新质生产力的要求,推进中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定走好新时代人民文艺的守正创新之路。
追求德艺双馨文艺服务人民
人才是文艺事业的“第一资源”、重要根基。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是党的二十大确定的重要任务。
五年来,省文联把文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的关键来抓,着力打造一支梯次分明、德艺双馨的“文艺豫军”。同时,强化文艺人才思想政治引领,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努力成为真善美的传播者、先进文化的践行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全省13万余名文艺志愿者热忱服务,开展文艺支教、惠民演出、文艺培训、展览展演等活动6万余场次,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底色更浓、成色更足。
——聚力强化行风建设。成立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制定印发《进一步加强全省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承办“崇德尚艺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巡回宣讲活动,进一步营造了崇德尚艺、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修订完善协会入会细则,对基层一线文艺工作者和新文艺群体入会给予政策性倾斜,顺利完成12个省级文艺家协会换届,为推动我省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全省文艺队伍进一步壮大,省级文艺家协会会员66846人,总量居全国第一。
——聚力构建人才体系。为张海、丁中一、方照华、刘鲁豫、李强、李明、李健强等老艺术家和文艺界领军人物举办展览展示活动80余场,举办中青年舞蹈编创培训等专业培训70余次,实施豫籍文艺名家“归根还巢”计划,成立周大新研究中心,实施艺术家口述史影像档案工程等,集聚了一批领军人物,造就了一大批中青年文艺人才。
——聚力延伸服务手臂。持续加大“文艺两新”参与活动、培训研修、志愿服务、展演展示、创作采风推荐力度,有序推进新文艺群体职称评审工作,实施“为爱出征”——戏剧名家与民营院团一对一帮扶工程等,发掘培养文艺新秀,其中会说话的肘子、麦苏、谢彦巧等文艺新锐受到市场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打造重点惠民品牌。开展“百花迎新乐中原”河南文艺界新春欢乐行活动,全省文艺界广泛参与,累计开展活动近5000场,现场观众超过500万人,全网浏览量超3000万人次。实施“文艺进万家健康你我他”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项目,实施“快乐成长”“圆梦工程”“吴行书法教室”等项目,近2万名文艺志愿者为60余万名中小学生提供了艺术指导和美育教育。
——探索惠民活动新模式。创新“文艺+科技”,打造“魔力四射”——“魔术科学秀”活动,为科技与文化双向赋能创造良好环境,进一步提升群众科学文化素养。创新“文艺+公益”,举办“福润童心·护未成长”第十四届河南省少儿曲艺展演,通过曲艺这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传递福彩公益,传承非遗文化。
人民需要文艺,文艺也需要人民。全省各级文联组织人员更加优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广大文艺工作者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同人民一道,感受生活的蓬勃、生命的光彩。文化惠民亮点频出、影响更广,欢乐下基层、文化进万家,传承的是“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优良传统,展现的是“胸怀国家,心系人民”的时代担当,我省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时节如流,击鼓催征。新时代新征程,省文联将团结凝聚广大文艺工作者,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砥砺奋进,倾情描绘中原文艺新画卷,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艺人才队伍,推动全省文艺事业和文联工作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再建新功。
责任编辑:王怡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