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列表

信阳市:办好民生实事 提升幸福指数

发布时间:2025-01-09   来源:河南文明网

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城市文明永恒的追求。

  在深化文明城市建设工作中,信阳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把好事实事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今年年初,信阳市在广泛征求民意的基础上,确定了新建改造雨污水管网、建设美好邻里中心、推进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建设新型文化空间等20项重点民生实事,并于年初制定下发工作方案,明确了牵头单位和责任分工。全市各县区和市直相关部门紧盯年度目标,细化分解任务、明晰时间节点、建立工作台账,逐项抓实办好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好事,交出了一份温暖厚实的民生答卷。

  全市已完成新建改造雨污水管网151.3公里,完成率151.3%。这一超额完成的壮举,显著提升了城市的排水能力,为雨季防洪排涝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让市民的生活更加安心。

  全市39所美好邻里中心已全部建成,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0%。这些邻里中心成为居民交流互动、休闲娱乐的新场所,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社区凝聚力,让“远亲不如近邻”的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中得以传承和发扬。

  全市已建成充电桩1607桩(2483枪),完成率161%。这一成绩的取得,有效缓解了新能源汽车充电难的问题,为绿色出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推动了城市向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行。

  ……

  这些民生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功能和品质,让市民群众亲身感受到文明城市建设成果,更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家住市区中行家属院的刘女士感慨地说:“以前这里排水不畅,下雨天总是积水。现在政府把管网修好了,我们走路也放心了,孩子也可以在这里安全地玩耍。”雨污水管网建设,为市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这些管网宛如城市的生命线,不仅承载着城市的清洁,更让市民真切感受到了安全感。

  美好邻里中心的建设也是信阳市今年民生工程的一大亮点。在羊山新区前进街道千禧社区,美好邻里中心已经成为居民心中的一块宝地。这个集文化、娱乐、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社区中心,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成为社区凝聚人心、增进友谊的重要平台。“自从社区有了这个美好邻里中心,我们的业余生活丰富多了。这里还有图书馆,我们可以随时来借书、看书,真是太方便了!”家住附近的李先生说。

  获得赞誉最多的莫过于推进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充电设施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车主们的出行体验。充电设施的普及,不仅解决了新能源车主的充电难题,更为绿色出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市民张先生高兴地说:“现在真是方便多了,充电桩随处可见,我们开车出门再也不用为电量焦虑了。政府的这一举措,真是办到了我们心坎上!”

  每一项民生实事的落地实施,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和美好。在实施民生实事的过程中,信阳市也在中心城区各点位安装了一批文明公益宣传栏、文明出行指示牌和交通安全便民设施等,引导市民践行“信阳文明20条”,提升城市生活安全系数和文明指数。

  解决好群众的民生实事,才能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而文明城市的建设过程就是为民解难题办实事的过程。近年来,信阳市着力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打造“15分钟生活圈”、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等工作,一桩桩民生实事在文明城市建设过程中落地有声,以实实在在的惠民之举、利民之措,回应人民群众的需求与期待。

  回望2024年,每一项民生实事的完成,都是对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积极回应,都是信阳市积极践行利民为民惠民的具体举措。这些民生工程的圆满完成,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信阳市全国文明城市的功能内涵,更重要的是,它让文明城市建设与百姓美好生活正在实现同频共振,让广大群众在每一项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善中收获了满满的温暖与幸福。


责任编辑:范弘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