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列表

洛阳这个村,因交旅融合有了更好的“出路”

发布时间:2025-01-15   来源:河南文明网

  冬日,田野萧瑟,山川静谧,万安山下的五龙村却自有一番新气象——村口崭新的游客中心拔地而起,投用指日可待。届时,这里不仅是当地的旅游集散地,还将成为牡丹石博物馆、潮流民宿等特色产业的集聚区。

  五龙村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隶属于洛阳市伊滨区寇店镇,近年致力于持续推进整体旅游开发。

  “牡丹石、五龙峡、水库是我们决心吃‘旅游饭’的底气。”五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宗森说,五龙村周边多花岗岩,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因出产牡丹石而远近闻名。

  这里有面积超过万亩的五龙峡,有山有水,风景秀丽,加上600亩桃花林,是当地不可多得的旅游好去处。位于村中的沙河一库是蓄水量达34万立方米的水库,修缮后将打造成集游乐、垂钓、餐饮为一体的高质量城郊休闲娱乐目的地。

  拥有这么多优质旅游资源,五龙村为何过去默默无闻?

  五龙村毗邻原来的渠滨路东延段,早些年,这条路和村道路况不好,导致村民出行不便,运输成了老大难问题。对此,62岁的村民高臣芳深有体会。

  高臣芳年轻时是村里的小学教师。他告诉记者,那时,五龙村虽然出奇石,但属于“可遇不可求”,常有外地奇石爱好者到村中寻宝。高臣芳也爱奇石,闲暇时会与这些爱好者结伴同行。后来,五龙村发现了奇石矿脉,因地处洛阳而被冠以“牡丹石”之名,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

  五龙村几乎家家“玩石”,户户“做石”。可是好景不长,人们发现地处山区的五龙村交通不便,许多大型的原石和经过粗加工的景观石难以运出去。

  也是因为路,风光秀美的五龙峡多年来“养在深闺人未识”。张宗森说,五龙峡与五龙村之间有一段不到两公里的山路,因为崎岖险要,施工难度大,再加上前些年五龙峡旅游开发时机不成熟,所以这段道路一直没有改善。

  “现在,村子周边的路网都盘活了,旅游开发的时机到了。”张宗森说,这两年,渠滨路东延段提升改造,成了高等级公路,还纳入了伊滨区旅游环线规划建设中,不仅满足了五龙村的出行需要,也让村子与周边联系更紧密,是交旅融合让五龙村找到了新“出路”。

  “就像打通了全身经络,接下来就看内力深厚与否了。”张宗森说,五龙村会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升级“牡丹石”产业,将产品深加工、精细化,打造成一张旅游文创产品名片。同时依托越来越好的交通条件,让五龙峡成为吸引游客,带动群众致富的“金山银山”。

责任编辑:范弘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