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列表

于都河 长征第一渡

发布时间:2025-02-13   来源:共产党员网

  一送里格红军

  介支个下了山

  秋风里格细雨

  介支个缠绵绵

  ……

  一首耳熟能详的《十送红军》道出了老百姓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之间的深厚情感。

  1959年,画家靳尚谊以中央红军从江西于都出发开始长征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创作油画《送别》

  1934年10月,在江西于都河北岸集结着中央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8.6万余人。此时的外围,敌军重兵正围追堵截,步步紧逼。部队集结于都期间,军民齐心协力,于都人民纷纷支前拥军。当地百姓主动送来门板、床板,甚至寿材,几乎家中所有可用的木料都用来搭设了浮桥。

  为了保密,于都人民在各级党政军组织指挥下,配合红军严密封锁消息,并制造假象迷惑敌人。白天于都河畔与往常并无二致,渡河行动则选择在晚上进行。为了确保红军安全渡河,于都百姓协助工兵,每天下午4点开始架设临时浮桥,晚上8点完成,红军通宵达旦夜渡于都河,次日凌晨拆除,分散隐蔽在河岸边,不留任何痕迹。通过8个主要渡口、5座浮桥,红军渡过于都河,踏上了漫漫征途。

  江西省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内的“长征渡口”

  于都先后有6.8万人参加了红军,1.7万于都子弟参加长征,留下姓名记载的烈士多达16356人。30余万人口的于都县,几乎每5人中就有1个参加红军;长征路上,平均每公里就有一名于都籍烈士倒下。

  于都河,从此有了“长征第一渡”的不朽名号,而“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的佳话更是永远流传。

责任编辑:范弘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