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列表

涵养好家风 共筑家国梦

发布时间:2025-05-15   来源:河南日报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华民族历来都有崇尚家国大义的传统。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作用的机制”。

  近年来,省妇联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家风,以“家家幸福安康工程”为抓手,将家庭文明建设融入社会发展大局,健全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作用的机制,在中原大地上书写着家国同辉的新时代家庭篇章。

  涵养家风:文明新风进万家

  “‘严要求、重责任、懂知足’,这是我们家世代相传的红色家风”“‘焦裕禄的孩子不搞特殊’,焦家后代一直铭记着这条原则,在各自工作岗位上本分做事、踏实做人”“我们家传承着‘清白做人、踏实做事、志存高远、心怀感恩’的家训,以忠孝传家”……

  5月13日,河南省“涵养好家风共筑家国梦”最美家风进校园活动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举行,邀请全国最美家庭代表常青、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讲师王蕾、全国最美家庭代表赵方与师生面对面交流,活动还通过情景表演等形式,分享家风故事、厚植家国情怀。

  这场在国际家庭日到来之际举行的活动,是河南创新开展家庭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省妇联以常态化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为切入点,持续、广泛寻找爱党爱国、绿色低碳、清正廉洁、爱粮节粮、移风易俗等各类家庭典型,坚持有标准、无门槛,让群众当主角。

  举办“中原好家风”巡讲、“清廉家风润中原”等活动,推动家风故事进机关、进城乡社区、进校园、进“三新”领域等,全省共开展巡讲活动1.3万余场次。

  持续扩大宣传覆盖面,通过新媒体、传统媒体平台,多角度、全方位宣传各类家庭典型,并以在村(社区)广泛设立光荣榜、送奖到家等形式扩大宣传,增强荣誉感、仪式感,带动社会寻找“最美”、发现“最美”、争做“最美”,推动文明家风充盈千家万户。

  启智润心:家教指导送万家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终身导师。”在河南省“豫宝妈妈”家庭教育公益巡讲现场,河南省家庭教育学会会长陶真的这句话引发全场共鸣。这场覆盖全省的公益巡讲活动,是省妇联立足家庭,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进一步提升我省爱心妈妈、家庭教育骨干服务能力和家长科学育儿水平的又一行动。

  聚焦家庭科学育儿所需所盼,省妇联广泛开展河南省“豫宝妈妈”家庭教育公益巡讲,充实完善讲师团队伍,以家庭和谐、儿童心理健康和珍爱生命为重点,上下联动开展巡讲,省级巡讲覆盖1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市级覆盖到县(市、区),县乡推动全覆盖,大力普及科学家教知识,提供家门口的专业指导。据统计,2024年全省各级妇联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1.2万余场次,受益家庭逾百万户。

  全省各级妇联还不断加强社区家长学校建设,开展家庭亲子阅读活动,实现县级以上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全覆盖,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

  情暖童年:贴心服务暖万家

  信阳新县“阳光驿站”是留守儿童的温馨港湾,在这里,志愿者们、爱心妈妈们陪着孩子写作业、玩游戏、聊天。“以前放学只能自己待在家里,现在每天都能和小伙伴一起看书、做手工,特别开心。”父母在外务工的三年级学生小雨,变得越来越开朗。去年,省妇联积极争取协调,在信阳、驻马店等4个省辖市建起了60个“阳光驿站”。

  2024年以来,省妇联部署开展了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困境儿童三年行动。活动开展以来,全省各级妇联干部、执委、“四组一队”成员率先结对,“干警妈妈”“医护妈妈”等行业爱心人士加入其中,为留守困境儿童提供安全教育、亲情陪伴、日常关爱、心理疏导等服务。

  从孩子的需求出发,省妇联积极探索“四组一队日常关爱”模式,推行“四色分类精准服务工作法”,为留守困境儿童提供个性化、精准化关爱服务,让爱心妈妈的关爱直抵孩子心田。寒暑假期,充分利用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妇女之家、儿童之家等活动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儿童关爱活动。

  目前,全省已招募爱心妈妈25万余人,结对关爱儿童31万余人。“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笑脸,所有的付出都值得。”参与志愿服务的爱心妈妈张大姐深有感触地说。

  千家万户的点点灯火,映照着祖国的繁荣富强。妇联家庭工作,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一头连着国家社会的长治久安。省妇联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守正创新、提质增效,不断推动家庭工作高质量发展,让每一个家庭都成为温馨和睦的港湾,以“家家幸福安康”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王怡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