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小当家”的暑假三部曲
“早上有时间的话,我会去跑步
感觉现在跑得比以前快了不止两倍呢。”
暑假的清晨
田埂旁的行道树投下斑驳阴影
11岁的牛淇涵正奔跑着
右脚踏地如鼓点般沉稳
左腿划出短促的弧线
双手虚握成拳摆在腰侧
步伐不算流畅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韧劲
出生时因缺氧导致左腿神经损伤
让牛淇涵的步伐始终带着 “蹒跚” 的印记
日复一日的锻炼带来了改善
最近她打算“抽空”再去看看医生
为什么是“抽空”
要从这位“小大人”的暑假日程表说起
这位来自安阳市安阳县高庄镇崇固学校的五年级学生
刚刚获评2025年河南省新时代好少年
牛淇涵的获奖关键词是坚韧
每天清晨五点半
牛淇涵的“晨间三部曲”便准时开启:
帮妈妈梳洗更衣,为爸爸递上分类好的药片
最后将分拣好的废品整齐放在走廊
![]()
帮妈妈梳洗更衣
![]()
为爸爸分类药片
“妈,今天天气真好!”
妈妈的眼睛几乎看不见
但脸上总是挂着温和的笑意
牛淇涵喜欢和她分享有趣的事情
爸爸本是家里的顶梁柱
却在牛淇涵9岁那年
爸爸脑瘤二次复发致使肢体残疾
家里从此没有了经济收入
面对生活的难题
牛淇涵主动当起了家里的“小大人”
厨房里特意降低的灶台
是她用废旧课桌改造的“爱心操作台”
门框上系着的彩色布条
是为妈妈设计的“触觉导航系统”。
“妈妈眼睛不好,
但能听见我的笑声,
这已经很幸运了!”
这份对“幸运”的珍视
让她接过面对生活的勇气
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她有自制的三个“学习秘密武器”——
旧纸本订成的草稿本
纸箱裁剪的单词卡
用易拉罐拉环穿成的数学公式记忆环
![]()
纸箱裁剪的单词卡
![]()
用易拉罐拉环穿成的数学公式记忆环
她自创的“废品分类记忆法”——
红色塑料袋装金属
绿色装塑料
黄色装纸张
让爷爷奶奶废品分类的效率提升40%
还用旧轮胎内胎制作“防刺手套”
把矿泉水瓶制成爸爸的简易康复辅助工具
…………
![]()
牛淇涵的奖状
她在作文《我家的星空》里这样写道:
“妈妈看不见星光,我就把获奖证书读成银河;
爸爸不能奔跑,我就用成绩单铺成跑道……”
如今,她有了两个更远的目标——
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发明助残工具帮助更多人
牛淇涵学会了在困境里依然仰望太阳
正如她在日记里写道:
“或许我永远无法和正常人一样跑步,
但我的灵魂始终向着太阳生长。”
责任编辑:王怡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