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博物馆 古老文明 光影新姿
殷墟博物馆“伟大的商文明”展厅。
“看,‘子’字变成了奔跑的猎人!”10月5日,安阳殷墟博物馆三楼“子何人哉——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特展”展厅内,激光投影在巨大的艺术甲骨造型上流转,16片甲骨的钻凿痕迹与卜兆裂纹通过三维建模技术清晰呈现,“狼”“弓”“鼓”等甲骨文字形随光影变幻成鲜活场景,再现了商代田猎庆功的热闹画面。来自北京的小游客李萌雨一边惊叹,一边用手机拍下这一幕。
自2024年2月开馆以来,殷墟博物馆已接待游客320万人次,数字化展示正是其成为“顶流”的核心密码。该博物馆借助数字化技术,如通过青铜铸造模拟、裸眼3D大屏和沉浸式数字体验厅等形式,让历史文物在这里复苏,让人仿佛穿越回商王武丁的繁荣时期。
互动参与让文化传播更具活力。在“伟大的商文明”展厅,透明LED屏与虚拟影像交织,亚长牛尊的纹饰细节纤毫毕现,屏幕上的动态演示直观解读了这件青铜器的盛酒功能,让游客秒懂古人生活的智慧。在甲骨文互动区,十多种数字体验项目让游客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正如浙江游客朱女士所言:“科技让文物活了起来,这样的博物馆逛不够。”
数字技术更实现了文明的永续传承。20多件珍贵文物通过高精度数字化采集,借助裸眼3D技术在同一空间“聚合亮相”,不仅让观众获得震撼体验,更完成了文物数据的永久保存。夜间开放时段,无人机还在博物馆上空勾勒出甲骨文符号,与沉浸式演出《再现·大邑商》共同点亮殷墟夜空,构建起昼夜联动的文旅消费场景。
“我们用人工智能、多媒体等数字技术,为殷墟考古研究成果转化提供了重要平台。”殷墟博物馆常务副馆长赵清荣表示,观众可以通过沉浸式数字体验,看到商王武丁时代的盛景,感受商代的环境、盛大的活动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甲骨文中的数字密码到展厅里的光影魔术,数字赋能下的殷墟,正以年轻的姿态讲述着中华文明的厚重故事。
责任编辑:王怡潇